胡同狭窄,但盆儿胡同南端的玉皇庙前,却有一块平崭的空地;再往南,就是大片的田地了,“凯旋门”搭在这块平地上,“举目南向,颇有一番气象呢!”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
北京的搭棚匠、裱糊匠、扎彩匠,手头上是真有活儿,只凭着两张法国“雄狮凯旋门”的铜版画,不到两天的功夫,便拿纸竹浆糊搭起了一座一模一样的“凯旋门”,上书八个大字:
“如雷如霆,县旌海疆。”
“如雷如霆”典出《诗经》的《小雅?采芑》,所谓“戎车啴啴,啴啴焞焞,如霆如雷;显允方叔,征伐玁狁,蛮荆来威”,赞美周宣王时贤臣方叔南征荆楚、北伐玁狁的功勋。
“县”,古同“悬”,“悬旌”,即进军、胜利之谓。
“如雷如霆,县旌海疆”,赞美的,自然是苏窦山大捷的功勋将帅以及指授任使、万里如见的辅政王啦。
这座“凯旋门”一立了起来,立即成为城中话题之一,不但城南的人近水楼台,纷纷呼朋唤友,“瞧瞧去!”城东、城西、城北过来看西洋景的,亦是络绎不绝,连带着玉皇庙的香火,都跟着旺了起来。
很快,小贩们觅踪而至,“凯旋门”的周围,支起了十来个小摊子,叫卖声此起彼伏。
开始的时候,相关人等,还担心被斥“胡闹”,勒令限期拆除什么的,但后来有人递话过来,说“上头”听闻此事,不过一笑,未加臧否,一班人才将心放回了肚子里——至少,马屁没有拍到马脚上呀。
于是,加码——“凯旋门”四壁,“拱券”内外,统统挂上灯笼!
这一来,就愈加热闹了。
夜幕降临,整座“凯旋门”亮堂堂的,不过一、两天的功夫,周围的摊贩的数目,便翻了一倍不止,甚至,变戏法的、打把势的,也过来凑热闹了,人声鼎沸,熙熙攘攘;高大的门洞中,小孩子们钻过来、钻过去,尖叫笑闹,整个场面,竟很有点儿小庙会的意思了。
不过,不是谁都喜欢这个场面的。
“凯旋门”的灯笼的光芒难以及远,一入胡同南口,光线便立即黯淡了下来,阴影中,一个人微微佝偻着身子,袖着手,静静的站着,凝望着不远处热闹的“庙会”。
他一身粗麻短打,头上扣一顶破旧的毡帽,压得低低的帽檐下,是一张黢黑的脸——如果光线明亮些,凑近了仔细看,可以发现,这个黑,其实并不是他原本的肤色——他的脸上,抹上了一层淡淡的锅灰,原本的肤色,已不可辨了。
粗粗看上去,任谁都以为,这是一个普通不过的脚夫苦力一类的人物,再也想不到,不过半个时辰之前,他完全是另外一副模样:
枣红缎子的袍子,浅灰宁绸琵琶襟的背心,白纺绸的裤子,镶翡翠、结珊瑚的黑缎小帽,唇红齿白,肤如润玉,翩翩如浊世佳公子。
好了,我们都猜出此人是谁了——
名动四九城、“四徽班”之“春和班”之“头牌”——筱紫云、筱老板嘛!
过了足足半柱香的时间,筱紫云方才收回视线,粗重的透了口气,转过身,往桂俊家走去。
进了门,刚刚坐下,便不胜负荷似的再透一口大气,沉声说道:
“不能再等下去了!”
这个话没头没尾,桂俊听了,怔一怔,“什么?”
“那个‘庙会’,你也瞧见了吧?”
“庙会?”
“我是说——玉皇庙前的那一摊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