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已经落下帷幕, 接下来的殿试便是科举的最后一道考试殿试。
这日, 三百名惊才艳艳的贡生齐聚禁廷皇宫大内, 在礼部官员的引领下, 依次通过护城河上的白玉桥,通过高大巍峨的重重宫门,沿着长长的青石甬道, 来到金銮殿前。
金銮殿之上, 三百贡生答天子问, 论述治国良策,安民妙计。
献庆帝全权委派裴勍主管殿试, 通过评定三百贡生殿试的成绩, 从中挑选、拟定出此次科举考试的甲第名次。
殿试共取用一百五十人,前三甲共三十五人, 赐进士出身。一甲共三名,赐“进士及第”之名号, 第一名便是状元, 第二名便是榜眼, 第三便是探花。
御书房中,裴勍将手中奏折递与大太监李忠德,拱手道,“皇上, 此次科考新科进士的名录已经出炉, 另附有其户籍、档案, 皆已经过吏部、礼部核查, 请皇上过目。”
献庆帝接过绘着青花海水纹的明黄奏折,龙目细细一览,赞道,“今年的新科状元汪应连,仅仅是庶人出身,竟然一路三元及第,金榜题名裴卿,此人的才学当真这样出类拔萃”
裴卿正色道,“此人才学甚高,的确是今年录取的进士中才学最拔尖的。只是恕臣直言,汪应连此人熟读四经五书,写得一手上佳的八股论述,只是在对答治国之策上,一腔才学难以转化为实用的安民良策,故而,其殿试的成绩和第二名李棠阶不相上下。”
献庆帝闻言,面上也带了几分肃然,了然的点点头,赞道,“辛苦裴卿。此次科举,裴卿为大齐遴选可用之才,鞍前马后,实在是功不可没。”
裴卿俊脸上的清冷神色不变,略勾了唇角,谦让了两句,便拱手想要告退了。
不料还未转身,便听献庆帝斟酌开口道,“裴卿留步。这几日,朕所到之处,所见之人,皆是劝朕收回旨意,劝朕打消永嘉县主和苏易简的婚事依裴爱卿之见,这事儿当真是朕错了吗”
献庆帝是心虚的。
当初他贸贸然为薛亭晚和苏易简赐婚,惹了娴贵妃、皇后、德平的不悦,就连太康宫的皇太后都为此事唠叨了献庆帝一通。献庆帝是个孝顺的皇帝,见皇太后发怒,也想过撤回赐婚的旨意,可君无戏言,献庆帝又及爱面子,怕损了九五之尊的威仪,这才迟迟没有做出决定。
裴勍闻言,当即转身,启唇道,“臣深知皇上在顾虑什么皇上觉得撤回旨意会有损皇威,也是为人君者情理之中的担忧。只是,规矩是死的,人却是活的。皇上若是为难,不如便使一招偷天换日之术,神不知鬼不觉地抹去圣旨上永嘉县主之名,为苏统领换一个赐婚人选,再择良辰吉日,宣旨便是了。”
只见裴勍一袭白衣,鼻梁英挺,薄唇微抿,山眉水眼中蕴着一层叫人看不真切的情绪,他的语气冷然又坚定,“更何况,臣也觉得永嘉县主和苏易简实在不般配。”
献庆帝听出这话语中的不喜之意,颇为讶然地望了裴勍一眼。
裴勍此人心思缜密,足智多谋,处事中透着一股子不动声色的圆滑,虽然年纪不老,却是个十足的老狐狸性子。
这十几年来,在朝堂之上,献庆帝每每遇到众臣围攻,拿眼神儿求助裴勍,他都只把好话坏话各说一半。故而,像今日这般直白的表露自己的态度,真真是八百年才见一回。
献庆帝见一惯为人正直的裴勍都直截了当的表示了对这门婚事的不赞同,心下渐渐有了打算。
过了片刻,献庆帝抬了手,冲大太监李忠德道,“不是说苏易简一早就在殿外求见吗还等什么,快宣他进来罢。”
李忠德略一错愕,边忙不迭地去传令了,裴勍亦拱手告退。
凑巧的事,苏易简进殿之时,刚好和裴勍走了个对脸儿,两人一白衣一玄裳,一疏朗一英武,四目相对之时,苏易简冲裴勍颇有深意的一笑,只见裴勍一张俊脸上毫无波澜,略淡淡点了点头。
献庆帝望着俯跪在下首,一身金丝软甲的臣子,憋了半晌,及其艰难地道出了一句,“说吧苏易简。要怎么样,你才愿意放弃娶永嘉县主”
苏易简装糊涂,“臣欲娶永嘉县主为妻,乃是肺腑之言,为何要放弃”
献庆帝咬牙,拍桌道,“你少装蒜”
“先前你假意应下朕的赐婚旨意,选择和永嘉县主成婚,不就是等着朕受不住前后夹击,为你解除婚约,同意你娶李婳妍这天吗”
献庆帝身登大宝多年,看惯了朝堂上朝臣们的明枪暗箭,尔虞我诈,可谓是慧眼如炬,如今一不留神,竟是被薛亭晚和苏易简这两个年轻孩子摆了一道儿,入了陷阱之中。
献庆帝反应过来自己中计的时候,当即勃然大怒,可回头仔细想想,苏易简此番举动虽然有欺君的嫌疑,可说到底,也不过是因对李婳妍的一往情深、不离不弃所致。
思及此,献庆帝心中真真是又无奈又是窝火,接着骂道,“你爹为人耿直,怎么生出来你这么个刁钻狡猾的儿子朕看错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