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没有参与李家的活动, 但黎小麦这个假期仍然过得很充实,爬长城,逛故宫, 小本本上的打卡计划一项项都完成之后, 假期也结束了。
热爱学习的黎小麦, 终于要开始上课了。
基础物理班的学生, 学校给出的培养方案,是大家一起学习物理学研究所需的基础课程, 等到大三才会根据个人意愿以及学习成绩来划分专业方向。
假期结束之后,首先要进行的是英语水平测试,黎小麦高考的英语成绩不算差, 但一个漫长的暑假过去,还有军训以及国庆假期, 浪了那么久没有摸书,还是要临时抱佛脚复习一下的。
宿舍里几个姐妹都同意她这想法, 然后她们决定在英语考试之前对话都不讲中文了。
然后黎小麦遭受了开学的第一弹攻击。
因为地处偏远, 南省的整体教学质量比不上首都魔都等发达城市,黎小麦已经预料到自己和室友们在学业上会有差距,尤其是英语, 她们高中的英语老师, 只是一个地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
但她没想到差距会这么大,她日常对话是没有问题的,但谁能想到这帮塑料姐妹会在物理课结束之后用英文讨论什么“刚体的定轴转动”以及“杨氏弹性模量”呢
这对黎小麦来说打击是双重的,因为她们讲英文的时候她听不懂, 等她们为了照顾她换成中文她还是听不懂
大学第一课,竞赛生和高考生之间的差别就出来了,大一的力学课程,竞赛生在竞赛过程中早就学过了,而老师们也知道他们学过,物理系的学生中竞赛生是主体,少数服从多数,黎小麦书本还没翻开,老师前七章的内容都一带而过了;实验课上她这边还没看懂图示,那边老师已经在讲实验报告的填写要求了。
看着同学们娴熟地做实验,她只能一脸懵逼束手无策。和她搭档的男生倒是好脾气,似乎对她这么个物理学院几十年也出不了一个的校花全无要求,自己一个人七手八脚把实验搞定,连二人的实验报告都是他独自写的。
黎小麦并不甘心当壁花,想从头开始向他请教,这边还没开口,那男生腼腆一笑“晚上有空一起吃饭吗”
黎小麦到嘴边的请求又咽了下去,男生灼热的目光,她就是个傻子也能看明白,无功不受禄,既然对人家没意思,她还是不要占人便宜了,昨晚自习到教学楼关门,出门的时候好像就看到这个男生来着,在这么个竞争压力超大的环境中,谁的时间都宝贵,平白浪费那是谋杀。
同理,她也不好意思过多麻烦自己室友,室友们比她程度好,但也不是没有压力,基础最好的管冰,在班里也排不进前十名,每天紧皱着眉头学习的时候,满脸的生人勿近。
王童也收起了之前的嘻嘻哈哈,玩游戏和看杂书的时间都变少了,她一早就确定了目标,并不想搞物理学方向的研究,接受保送是为了上a大,她想转计算机系,而转系是对绩点有很高要求的,她必须努力学习,某种程度来说,她比黎小麦的压力还要大。
冯佳玉也是同样的打算,她想转去学金融,金融也是本校一大热门专业,高考的话分数比物理学院高多了,毕业的“钱途”也比物理学院要好的多,想转系成功,那是要拼命的节奏。
一个宿舍四个人,两个不想搞物理的,还有一个虽然满怀壮志想献身科学,却在刚开学就被课业难度折磨得死去过来。
可怕的是她们宿舍并不是个例,整个院系也大概都是这个比例。
并且往往是学习最好,天赋最高,学本专业最得心应手的那一批学生,转系的意愿最强烈,可能性也最高因为人家学习好,绩点高,哪个专业都喜欢要尖子生而非差生。
幸好英语测试是全校一张卷子,并不考物理学的专业英语,但同样时间入学的大一新生,却会按照英语测试的成绩分出四个等级,然后分到不同程度的班级上英语课。
黎小麦的成绩出来是一级,很好,很符合她学渣的气质,管冰是二级,冯佳玉和王童都是四级,不愧是要换专业的人,计算机系和金融系对英语水平要求都比较高,看来这俩是有备而来了,不会卡在这上面。
全校那么多学生,考一级的也远不止她一个,没什么丢人的,但以后上课就要分开了,王童和冯佳玉进了高级班,按照学长学姐们的经验,她们大一上学期,也就是本学期就要去考大学英语四级,下学期就可以考本校的英语水平等级考试一,简称水平一,然后整个本科阶段的英语学习任务就完成了,有余力的还可以把相当于研究生阶段的水平二给考了。
这样大二大三就可以省下来大把时间,攻读专业课,或者跨系选修别的专业课,甚至可以本科期间攻读二学位。
很好,黎小麦淡定地想,看来她要想生存下去,不仅脑子不够用,连时间方面都比别人穷困。
上课、吃饭、自习,除了坚持了十多年每天早上六点钟的晨跑,黎小麦几乎牺牲了所有个人时间,近乎两耳不闻窗外事地挣扎在知识的海洋里却仍然差点被溺死。
因为期中考试到了,看着自己物理试卷上那鲜红的44分满分100,没有反转。
黎小麦大大的眼睛开始泛潮,她自认很努力了。
从第一天开始上课,每天的自习室,她都是最后一批走出教学楼的人,早上有课就去上课,没课就去图书馆,一待就是一整天,临近考试的一周,她每天都去上通宵自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