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一会儿,就在郑顺礼感觉似乎没有人追来的时候,前方唯一的道路上,出现了一个抱着长柄斧的武师。
他抱着斧头,缓缓向郑顺礼走来。
郑顺礼突然急进一步,背后一阵刀风闪过,他提枪一个反身顾后,枪尾正在打在了那个船夫的喉咙上。
船夫高举的持刀手垂了下来,捂着喉咙往后倒了。
这时,那个抱着长柄斧的孤狼,才将斧头握在了手上。
郑顺礼长枪一指,对着对方的喉咙。
斧和钺常常合称,但两者有何不同呢
一说,斧刃薄,钺刃厚。
钺刃厚重,所以不便操持,是罕见的武器。上古时代,钺是军权的象征,出征的将军会被授钺一把。
武王伐纣时作牧誓,便是一手持钺,一手持旗帜。
钺不常见,斧则不同,不光是薄一点而已,内中的作用大有不同。
长柄斧自古以来便是军中利器,远至春秋,近至唐宋,都是如此,敌人无不深畏之。
但到了明朝,军中却弃用了。因为士兵愚下,在阵上抡着长柄斧大砍大劈,很容易就断裂了。故除了少数单骑入阵的勇士可自用以外,长柄斧已不在军备之中了。
可为何古人用得了,今人却用不了内中道理,思索不出。
但在真正的武士手里,长柄斧才会发出它的威力。
持斧者架势严密,脚进一步,用斧头虚砍一下,高杀而来。
郑顺礼的长枪往上一合,磕住他的斧头。长枪在他斧上磨过一下,然后枪头立刻一转,从里门转到外门。
不论持何种长柄武器,都是以前腿外侧为外门,另一侧为内门。而长枪最出名的技法,就在大小门之间转换的技法。
这类技法在各家之中名称不一,有叫串的,也有叫闪法、闪赚、转环的,但不管说法怎么不同,只要形容个大概,行家立刻就能听懂。因为这是枪法中最有特色,也是最为诡诈的技法,都是利用长枪灵活的特点施展的。
郑顺礼刚刚使用的技法,是用枪身在敌人的杆子磨转,称为秦王磨旗,往往是顺敌人的拿势来转换的。
敌人一拿我枪,我顺势一磨,枪头就闪到另一门去了,而敌人立刻落空。叫秦王,言其毒也。
这仅仅只是各种串枪技法中的一种,但确是极难对付的一种。长枪对长枪,一遇上秦王磨旗也往往难防。
而转换类的枪法天然可以克制长柄大刀,因为大刀头重,转换不灵,一遇此类枪法就被戏弄。
但长柄斧一看之下似乎形似大刀,却比大刀灵活一点,这一点灵活,就能有大用。
此时,郑顺礼的枪从长柄斧内门转到外门,但那武师一低身,长柄斧跟着转到长枪下面一敲,又直接将长枪从下方揭起。
为什么是从下方敲,而不是从上方呢因为长枪所有的转换技法,都是从对方兵器下方转换的,如果从上面一敲,对方顺势又转走到另一边去了。从下面跟着转势敲一下,就是破长枪转环的方法。
但手中兵器也必须有一定的灵活度,才可以做到。
长柄斧从下方揭起长枪,然后直接缠住了长枪,缠住然后转动,同时倒步而进,这是短器接近长器的方法,毕竟长柄斧比长枪短了不少。
但郑顺礼的长枪紧紧贴住了对方的斧头,随着对方转动,对方进,他就退。
所谓粘住不动就无妨,长枪比长柄斧更灵活,贴住对方让郑顺礼占据了极大的主动性。
只要敌人稍微失去控制,他便可以后手抽枪再扎,或者用劈枪或铜蛇入洞了结对手。
但长柄斧不怕长枪紧贴。
对方稍转了一下,然后用斧刃两侧一钩再顺势一推,将长枪甩出在一边。长柄斧和敌人兵器贴在一起时,就可以用此技法。
郑顺礼的枪离开了中线,但他两手用力一崩,又将枪扫回到了中线上。这是长枪败枪的救手之一,如果敌人看我枪败了以后,立刻轻进,我扫回的枪就会击开他的兵器。
但长柄斧手将斧手往肩一收,避开了这一下,然后一下敲在了郑顺礼长枪上。
郑顺礼的长枪一被敲下,枪头却顺势反划了一个圈转到了长柄斧上方一剁,一声响反将长柄斧拿下。
这是本是杨家枪法中的死中返活,利用敌人敲打、捉拿我枪的力量圈一枪反拿他枪,势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
长柄斧手脸上表情已变。
郑顺礼一拿,又沉身往下一捣,将他的斧头砸进了地里。
这几天刚下过暴雨,土质松软,长柄斧陷入了土地中,一时无法拔出。
郑顺礼顺势一枪,贯穿了对手。
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已改网址,大家重新收藏新网址,新网址 新电脑版网址大家收藏后就在新网址打开,老网址最近已经老打不开,以后老网址会打不开的,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7547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