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山顶的灶门一家代代以卖炭为生。日子过得虽不至于穷困, 但绝对谈不上殷实。缝缝补补又几年, 尚能拉扯大一群孩子。
只是, 自打男主人去世后, 灶门家就陷入了拮据的窘境。
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为了养活五个弟妹, 年仅13岁的灶门家长子炭治郎走上了养家糊口的路。
在岛国的大正时代,16岁的少年已算“成人”。炭治郎年纪不“小”,且性格温柔纯善, 去小镇上卖炭很吃得开。
不过,他常因乐于助人而错过回家的最佳时间。
这次也是一样, 没有路灯的雪路, 走得异常艰难。
炭治郎乘着风雪夜归,却被住在山脚的三郎爷爷劝停, 以“夜晚或有恶鬼出没”为由留宿了他一晚。
13岁的炭治郎从未见过“恶鬼”, 对鬼的存在抱有疑惑。但想到三郎爷爷一直是单人独居
兴许是鳏寡老人的寂寞吧,听说三郎爷爷的妻女全死在一场天灾里, 他大概是希望他能留下来的。
内心柔软的炭治郎借宿在山脚, 决定明早再出发。可他没想到的是,仅是一夜未归, 他的生活就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果没有变数,无惨会杀死灶门家的妇孺,独留借宿的炭治郎逃过一劫。
不知是该说他幸,还是不幸
而当一群变数出现在这晚,命运就像脱缰的野马, 怎么勒都勒不住了。虽然没发生灭门惨案,但灶门家的“悲剧”以另一种形式开始了
在听闻灶门家一共有六个子女后,伊路米的眼神瞬间犀利了起来。
他盯着灶门葵枝,发出了灵魂质问“恕我冒昧,你和你的丈夫都是普通人吧”
葵枝妈妈不明所以地点头。
伊路米“你的丈夫身体虚弱,年仅三十几岁就去世了,对吧”
葵枝妈妈颔首。
伊路米“那么,你们婚后15年生育六个子女,是怎么办到的请问有什么秘诀可以传授吗”
余星弥口
葵枝妈妈
众人听听这是什么狗言狗语
“实不相瞒,我是家中长男,下头有四个弟弟。”伊路米棒读道,“我的父母身体健康、能力很强,生五个孩子也花了近26年的时间。”
伊路米想起基裘的剽悍,再对比葵枝的柔弱,不禁肃然起敬“该说不愧是普通人吗你们比我父母强了太多。”
“请不吝赐教,我和我的弟弟们很需”
余星弥死鱼眼“尼飞彼多,把伊路米拖走。”
尼飞彼多下意识道“是”
并条件反射地执行命令,把大少爷拖到雪坑里,以猫猫埋屎的方式抬爪疯刨,没多久就把他葬了。
伊路米
余星弥僵硬一笑“哈哈,他就是额,总之习惯就好。”
尼特罗难为你们这么“习惯”彼此,我都替你们感到辛苦。
众人
之后,凯特和埼玉配合着搭建了简易木屋后,一窝人转移阵地入内,交流起关于“人形魔兽”的情报。
对此,几个孩子眼中尚留恐惧,问不出什么,倒是葵枝妈妈知晓一些密事。
葵枝“那个男人应该是鬼”
“鬼”几个疑惑的声音。
“嗯,灶门家的祖辈出过猎鬼人,故事一辈辈流传下来。”葵枝道,“我以为这只是故事,没想到我们也是第一次遇上鬼。”
卖炭为生的灶门家读不起书,斗大的字不认得几个。若非祖辈与继国缘一是好友,得对方授学,或许到了炭治郎这代依旧是文盲。
只是,就算认识了文字,思维模式仍转不过来。
灶门家一直没用文字和图画记录东西的习惯,有且仅有的“传承法”,只是一代代口口相传而已。
“鬼长得跟人类很像,只在夜晚活动,以人类为食。”葵枝回忆道,“相传他们吃的人越多,力量就越强大,就算头被砍掉、心脏被捅穿,都不会死。”
“我记得”
“祖辈说过,他们似乎畏惧阳光和紫藤花吧”葵枝略感歉意,“抱歉,因为这些故事很可怕,所以我总是刻意去遗忘。”
“只记得这么多了。”
简易信息收集完毕,黑暗大陆、猎人协会和两个变态召开了三方会议。并在短短的时间内深扒“鬼”这种生物的对付方法,还商量得头头是道。
凯特“可以把鬼当作一种魔兽。根据魔兽会记住猎物血味的特性,我有理由怀疑对方会再次狩猎灶门家。”
灶门家的妇孺瑟瑟发抖。
尼特罗“我人老咯,跑腿追踪就留给你们年轻人吧。我会留在灶门家,顺便帮忙训练这些孩子。”
他冲一窝小孩露出慈爱的笑容。
众人没有异议,尼特罗的留下意味着灶门家的绝对安全。
西索亲吻扑克“只有晚上才会出现的小可爱”他笑得荡漾极了,“人家愿意作为诱饵,引他们出来呢”
“不死不灭的物种,我很感兴趣”
以西索分辨“苹果”资质高低的准确性,没准会带给他们不一样的惊喜。
或许,只要西索在人群中喊一声“这个苹果100分”他们就能扑上去精准锁喉了简直完美
凯特“既然有猎鬼人,那么一定存在正规组织,我明天就去打探消息,接触这一块的人际事物。”
“另外,鬼这种魔兽很有研究价值,我能抓几只回去吗”
出生六天的尼飞彼多“很好吃喵”
出生四天的梅路艾姆“抓。”
很好,一个负责抓,两只负责吃,相信以嵌合蚁的食量,很快鬼就要变成世界濒危物种了。
伊路米嗅觉精准“如果我是鬼,能活很长时间还得以人类为食,那我一定会控制每个时代的政要和富户。”
“依靠政治手段,可以强行压下许多舆论和恐慌。”
“依靠金钱手段,可以吸引大量食物为自己工作。”
“要是鬼的实力真正强势,猎鬼人的故事不可能流传到现在。同样的,要是猎鬼人强势,他们不会这么默默无闻,只活在传说里。”
“所以,这两者是呈拉锯战的对峙之势。”